1调度台.jpg

  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南京电网调度用电负荷屡创新高,夏季最高负荷达1129.28万千瓦。为保障电网平稳度夏,调控中心提前制定UPFC运行调整策略,编制西环网负荷转移方案,提升电网应急能力;加强对重要区域、重载设备的运行监视,合理调整电网方式,有效缓解设备重载状况;针对主变超温、刀闸发热等缺陷增多,采用零点消缺的方式,在负荷低谷期间安排消缺工作;积极应对暴雨、台风等恶劣天气袭击,加强调度备班力量,正确迅速开展故障处理,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,全力保障电网可靠供电。

2一体化坐席.jpg

  2018年,完成监控业务事件化处置、一体化坐席研究及试点应用。将国网科技项目研究成果与监控业务实际需求相结合,通过规范监控告警信息定义、建立监控信息标准化映射、构建信息-特征-事件规则库,实现电网监控告警信息的高效归并、事件准确生成和推送,编制典型业务事件处置策略,实现电网事件的标准化处置。完成监控一体化坐席平台建设,将监控所涉及各业务系统数据、界面按场景实现分类集中交互展示。完成监控业务事件化功能上线试运行,构建全新的监控业务信息交互处置模式,减轻监控人员监屏压力,有效提升电网故障异常的处置效率,获得国调中心调研组的高度评价。

3源网荷.jpg

  2018年6月,完成源网荷系统三期工程建设。累计完成新增189户、存量26户用户的源网荷工程建设,完成6座燃煤电厂可中断辅机负荷接入,率先完成3户无线接入,实现20万千瓦可中断负荷的精准控制,建立常态化运维机制。

4在线安全分析.jpg

  2017年,在省内率先开展地区电网安全分析功能试点建设,实现了合环计算、备自投校核、在线风险分析、运方风险评估、电源点追踪等核心功能,有效提升了风险感知能力。2018年,完成地区电网在线安全分析系统的深化应用,实现检修方式下电网风险的智能预控、故障信息的实时推送,提供负荷转供的辅助决策,为调度员安全调控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手段。

4在线安全分析.jpg

  2017年,试点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远程运维工作。建设50平米远程运维中心,完成101座35-220千伏变电站远程运维接入调试,协助自动化检修人员实时掌握现场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,远程分析、处理系统异常或故障,支持远程开展维护工作,全面提高自动化检修工作效率。

5渔光互补1.jpg

  2018年6月27日,位于南京六合龙袍的通威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二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,该站总装机容量达50兆瓦,占地总面积达2000亩,是南京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。项目充分挖掘水体资源,实行立体开发,增加利用环节,在输出清洁环保的电能的同时,持续产出安全水产品,通过“渔光一体”模式,实现“鱼、电、环保”三丰收,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。该光伏电站投运后,每年将新增光伏上网电量7000多万千瓦时,为国家节约标准煤3万多吨,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钛的排放量约为7.5万吨。调控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发展清洁能源,坚持“并网快、服务优、把关严”三项原则,编制《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业务流程指南》手册,开展光伏功率预测系统的接入调试,试点使用无人机开展光伏电站现场核查,完成配网仿真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试点建设,保障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安全、可靠、及时并网运行。2013年至今,南京市并网投运分布式光伏电站达54座,并网总容量达34.02万千瓦。

6可开放容量1.jpg

  2018年11月,完成配电网可开放容量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试点建设。融合营销、PMS、调度自动化及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,实现南京地区4255条配电线路及其上级主变可开放容量的实时发布,提升业扩报装效率,助力改善营商环境。

7牧龙变就地化保护.jpg

  2018年11月,完成220千伏牧龙变就地化保护试点实施。完成220千伏牧龙变就地化保护试点建设,共投运220千伏及110千伏就地化保护设备33套,实现了“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”、“六大保护厂家设备”两个维度的全覆盖。采用标准化设计,经工厂化试验后实现即插即用,设备就地化布置大幅节省二次电缆数量、减少现场接线工作量。部分220千伏线路对侧间隔采用常规线路保护,与牧龙变装设的就地化线路保护配合使用,验证了常规保护与就地化保护配合可行性。结合牧龙变就地化保护挂网试运行全面梳理总结设计、施工、调试和运维等阶段发现问题,制定运维和检修规程,配合省调牵头编制就地化保护户外端子箱技术规范。

8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.jpg

  2018年,南京公司推进新一代D5200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并实现上线双轨运行,并完成试点区域线路FA功能测试。该系统的建成,实现了新型配电主站的结构改造,实时数据处理量由百万量级提升为千万量级,全面提升了配网运行管控能力;FA功能可瞬时定位故障点,第一时间将故障隔离在最小范围内,显著缩短停电时间。

9手机APP.jpg

  2018年10月,完成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移动APP的开发应用。依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业务特点和信息安全要求,开发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移动APP,满足调控人员高效、及时、全面了解电网运行和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最新状态的需求。

11内网安全平台-安全概况.jpg

  2018年,试点完成内网安全监控新平台建设,接入91座厂站网络安全监测装置,开展新投运厂站上线安全评估,应用无损漏洞扫描装置开展主动扫描,实现网络安全的实时监测、集中分析和统一审计。

12科技成果.jpg

 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,提升调控智能化水平。近年来,完成《智能电网优化调度模式研究》、《柔性负荷参与地区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》、《具备配电线路自组网能力的智能配电监控终端技术研究》等多个国网公司、省公司科技项目实施,牵头科技成果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项,省公司级奖项16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