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3-英才-援藏帮扶.jpg

  英才接力工程。

  构建“金字塔”梯队培育,近年来选派120余名青年骨干参与网省市挂职和援藏帮扶。打造“宁新聚力营”入职培训品牌,开发“成长看板”加强培养跟踪。全省首创班组骨干“常青藤”项目,60%的学员晋升班组长和专职岗位。扎实做好员工职业生涯“第一个十年”培养,为公司新时代发展储备人才。

右2 专才.JPG

  专才培育工程。

  创新“四驱赋能”博士人才培养,开发管理人员“六会”项目,开展“点单式”培训,打造部门“一支笔、一张图、金话筒”。深化“专家讲堂”,33名专家走上讲台、深入现场讲解业务技能。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,充分发挥专家效能。公司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,全国技术能手、电力行业技术能手7人,国网专业领军4人、专家人才24人。

右1 将才.jpg

  将才提升工程。

  坚持“重德才、重业绩、重民意”的选用导向,大力培养年轻干部,80后干部占比26%。注重复合型干部培养,推进跨单位、跨专业历练,让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。创新干部培训,每年精选主题学深学透,课后干部亲自授课宣贯,提升实效性。

中心右.png

  中心右:打造“三才”培养工程

  紧密围绕“人才强企”战略,优化培养评价体系,大力实施将才提升、专才培育、人才接力培养,积极培养和积蓄优势人力资源,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。

中心左.png

  推进“三项制度”改革

  人力资源专业坚持效率效益导向,统一思想认识,全面推进“三项制度”改革,促进人员“能进能出”、岗位“能上能下”、薪酬“能增能减”,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,为公司实现新时期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保障。

左3-能进能出.jpg

  员工“能进能出”

  严把入口,做好新员工招录审核和转正定级考核,保证队伍质量。畅通出口,严格执行员工奖惩规定,刚性实施违规处罚,探索市场化用工模式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
左2-能上能下.jpg

  岗位“能上能下”

  “上”有路径,建立职务、职员、专家三大职业发展通道,构建多级竞聘体系,激发干事热情。“下”有制度,加大绩效结果应用,试点开展聘任制,建立退出机制,动态调整专家队伍,打破岗位“终身制”。

左1 能增能减.jpg

  收入“能增能减”

  以能赋薪,优化薪酬分配体系,建立团队工资奖励机制,向核心岗位、高端人才倾斜,充分体现能力价值。以绩定薪,持续加大绩效薪金占比,推行“5120”员工绩效强制分布,拉开收入分配差距。